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他们在南京写作:连推两本书“告别”故乡,感受这位“新南京人”的日常与诗意
2025年04月24日10:25
他们在南京写作:连推两本书“告别”故乡,感受这位“新南京人”的日常与诗意

“写这些小说的时候,我没有刻意写成一个系列。合集出版,我才发现自己在反复书写一个主题:出走与归来。”这场纸上的出走与归来,也让“文学之都”南京与湖南一个偏僻的乡村产生神奇的联系。4月20日,作为南京市作协“他们在南京写作”系列活动之一,青年作家邝立新携新作《告别文星镇》做客世界文学客厅,与知名作家、编辑展开对谈。

活动现场

虚实相间,将故乡写进文学世界

“在这么一个喧嚣、浮躁、碎片化的时代,大家能坐下来聊一本书,谈论一本书,是很奢侈的一件事。”循着邝立新的一声道白,人们看到了在时间深处,一个湖南乡村少年与他的文学世界。这个文学世界写满了他的故乡。

“故乡跟家乡有什么关系呢?在我们使用这个词语的时候,我们应该能够体会到其中比较细微的差别。”作家朱辉认为,家乡每人都有一个,但只有你离开了,你才真正拥有了故乡。从故乡出走后的邝立新,却在不断返乡中对故乡有了重新认识和审视,并通过手中之笔展示着跟故乡之间在情感、文化和观念上的联系。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作家 朱辉

当故乡成为文学中的坐标,邝立新已经用两本书来重构他对故乡复杂而纠缠的情感。一本是散文集《勿忘心安》,一本则是小说集《告别文星镇》。“《告别文星镇》收录的小说大多写于2019年之后。那一年,我的散文集《勿忘心安》大部分文稿都已完成。看着将要印成纸质书的电子文档,我心中充满欢喜,同时又有一种‘言不尽意’的惆怅。”

作为散文集的延续,《告别文星镇》由11个故事构成,均围绕“文星镇”展开叙述。在邝立新笔下,那些过往的片段、瞬间、模糊记忆被放大、被扩充,并经合理的想象,最终成为一个个虚实莫辨、结构严整的故事。

11个故事,同时也是复活故乡的11种面孔。它们都被搁置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0年初这段时间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可以看到特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人物精神状态。其时,轰轰烈烈的南下打工潮,为邝立新所处的乡村带来了剧烈的变化。

情理相融,留下一代人的时代烙印

“我写下这些小说,似乎也是为了跟故乡好好告别。”对邝立新而言,这种告别并不洒脱,甚至更加血肉相连,正如作家走走所说,她在诸多篇目中看到了儿童视角,即每个人都想离开文星镇,最终却都离不开。但在作家王啸峰看来,出走倒不如归来,“归来”在当下更具有现实意义。

《收获》APP主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作家 走走

“明明知道自己回不去,但那里有你喝过的井水、嬉戏过的河流、劳作过的土地,以及埋葬祖辈先人的山川。每天在城市里生活,身体却流淌着故乡的血液。”出现在邝立新笔下的人物,有文星镇上的精神病人,有文星镇第一个网约车司机,有患不治之症从城市回到文星镇的青年,也有在外面做生意不顺、回镇上做生意依然不顺的女子,还有来文星镇的疑似“逃犯”,更有文星镇上谈着恋爱的年轻人。

江苏电力作家协会主席、作家 王啸峰

“可见邝立新很善于观察人,从周围的人身上习得他们的经验,并且在小说中进行丰富的创造。有控制力的叙事,让情感表达更沉着。”在《西湖》杂志编辑部主任李璐看来,与文星镇生活相对的,常常是小说叙事者“我”所在的城市生活,它们在与“文星镇”遥遥相望,这让不断被书写的“文星塔”有了坐标系意义和特殊的象征意义。

《西湖》杂志编辑部主任李璐

此外,小说所弥漫的诚挚情感,也让有着多年乡村生活经历的作家陈武感同身受。他说,小说里的乡村百姓、小河、小沟、小山等,都会让他联想到自己当年生活中的景致,“故乡和城市之间的撕裂、乡村和乡村之间的撕裂、乡村人和人之间的撕裂,在我身上,在不同的时期,一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地显现。所以我们对故乡既亲切又陌生,同时既陌生又亲切。”

江苏省作协全委会委员、作家 陈武

定居南京,记录活力鼓楼的文学之美

邝立新从湖南乡村,辗转长沙、武汉、苏州等多个城市,最后落脚南京,至今已有12年。

“工作几年后,我从苏州调动到南京,重新回归一个人的生活。没有家庭牵绊,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起来。”作为武汉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硕士,邝立新感性与理性兼备,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所有的感官都打开了。于是,本地人习以为常的风景,在他看来都别有一番滋味,一个充满故事又有活力的南京老鼓楼就出现在了他笔下,“一座灯塔、一条巷子、一家书店、一条河流,甚至一场雪、一阵风、一碗面,都让我无端生出许多幻想。”

慢慢地,邝立新像所有新南京人一样熟悉了这座城市,他会在午饭后去南大散步,走遍校园每个角落;下了班,跟三五个好友去玄武湖,跑完人生第一个十公里;在车流环绕的民国老建筑中,看完许多之前渴望却没有时间阅读的书……

作者邝立新

南京给予邝立新的,似乎都是“文学性”的:他凭借短篇小说《无人值守》和散文集《勿忘心安》两次获得金陵文学奖;2022年,他入选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的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他一直都记得那天的场景:手机铃声响起时,他正在家里洗碗,手上全是泡沫,差点错过了那个重要电话。

“文学可能对我们的工作、家庭,其实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帮助,但文学是我们洗碗的时候接到的一个电话,能让我们从无聊的、平庸的、琐碎的生活当中暂时脱离开来,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待我们现在的生活。”邝立新说。

作者简介:

邝立新,青年作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硕士,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散文集《勿忘心安》、小说集《告别文星镇》,在《北京文学》《青年文学》《雨花》《西湖》《长江文艺》《福建文学》《山西文学》《小说月报(原创版)》《青春》等刊物发表作品。作品曾获第十届、十一届金陵文学奖。短篇小说入选中国作家网优选中短篇榜单。

责编:张雯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