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是中国方兴未艾的文化现象,近两年风生水起的微短剧和各种改编电视剧、动漫、游戏,标志着网络文学“IP热”的持续升温。12月29日,围绕“网络文学IP改编新动向”,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紫金文艺评论”交流分享会走进已故著名翻译家杨苡的旧居“杨苡书屋”。
就在分享会举办当天,中国人民大学深圳论坛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IP影响力报告(2024)》,“2024年文化产业IP价值综合榜TOP50”中,网络文学IP占比40%,成为第一大来源。分享会上,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灵灵提出,如今,“网络文学”的概念已经完全可以用“网络文学IP”来进行指代。
网文迭代升级 影视产业“网络文学化”
回顾近年来的网络文学发展,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执行副主任李玮关注到一系列新亮点、新变化。
“2018年后,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道路发生变化:玄幻、霸总文、大女主文等主流类型衰落,元素融合、反套路、‘去类型化’成为网文创作新潮流,其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是爱潜水的乌贼于2018年上架的《诡秘之主》,它风格阴郁,线索隐晦,设定繁杂,升级艰难,体现了‘网文还可以这么写’的新质。”李玮说。
李玮
男频网文升级,女频网文“去言情化”。“霸总”“傻白甜”减少了,“恋爱”不再构成作品主线,呈现出“事业向”的鲜明转变。“女性形象开始参与社会发展,女性在网文中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李灵灵说。在李玮看来,社会进步、女性成长和对既有类型的审美疲劳,促使文化产品给出了新的“符号编码”,重新召唤“情感共同体”。
不过,网络文学的发展受到资本浪潮的裹挟,不可能呈现出整齐划一的精品化风貌。省网络作协主席跳舞看到了资本驱动下的新一轮拓圈和洗牌:“2018年以后,番茄、七猫等免费阅读平台兴起,为了吸引更多原本并非网文受众的读者,将精品文的叙事元素进行拆解,出现了大批重脑洞、轻故事的爽文。等到读者对这些套路腻味了,免费网文就又要升级,所以现在正处于新一轮‘内卷’中,看谁能应对读者不断提高的阈值,‘卷’出更受欢迎的精品来。”
跳舞
当下,国产IP处于爆发式增长,“IP生态”成为IP延长生命周期的有效策略。据李玮观察,网络文艺领域出现了“业态融合”“叙事融合”的鲜明趋势。番茄小说推出红果短剧、构建“番茄大文娱”,打通IP孵化的上下游,这是“业态融合”;如今整个影视行业正在“网络文学化”,它们充分吸收网文的人设和叙事元素,充满了“网文味道”,这便是“叙事融合”。
在跳舞看来,网文IP已经成为电视剧最重要的“内容池”。纵观这几年爱优腾等头部长剧平台的重点剧目,会发现大多由文学原著改编而来,其中除了少数像《繁花》《人世间》这样的严肃文学改编作品,长剧的“基本盘”是靠大量的网文“堆”出来的,如国内首部“无限流”剧集《开端》,以及被称为“新职场不典型恋爱文”的《装腔启示录》。此外,由网文改编的动漫作品一直是男频读者的宠儿。跳舞《恶魔法则》在腾讯大爆,此次来到分享会现场的橙瓜大神任怨则长期雄踞B站国创漫画排行榜冠军。
当然,这两年最火爆的网络文学产业现象,一定是微短剧。
微短剧走向精品化 将在AI加持下迎来大发展
在海外没能形成产业闭环的微短剧,在中国凭借与网络文学的“跨界融合”取得巨大成功——或吸收大批中腰部以下的网文作者进入产业,或充分借鉴网络文学的叙事元素。《我在80年代当后妈》《引她入室》《娇娇侧妃升职记》《桃花马上请长缨》《母爱无声》……分享会上,这些微短剧频频被提及。
刀刀
南京酷匠网总编刀刀是一名95后,有着长达十余年的网络文学创作经验,进入微短剧行业仅1年,就制作出多部爆款微短剧,尤其擅长“亲情向”题材。比如把亲生儿子的不孝和仅受“一饭之恩”的养子做对比,引发了中老年观众的共鸣;或讲述留守儿童的成长困境,批评父母缺位。刀刀笑言,万事万物“皆可微短剧”,微短剧的最大来源就是生活。从“遇到奇葩邻居怎么办”,到“离婚后我杀疯了”“断亲后我后悔了”,乃至地铁上的所见见闻……微短剧的“爽”“土嗨”背后,有着与社会现实的强力互渗,呼应着广大群体的欲望与心理,也因此抵达了大量的下沉用户。
在任怨看来,情绪,是微短剧最大的“流量密码”:“微短剧强烈地挑动观众情绪,激起人们的道德评判,就像《再见爱人4》掀起的全民热议那样。”跳舞看了一批微短剧后发现,微短剧的诀窍是每集“下钩子”,以强烈的戏剧性吸引观众,“反派最后一定会被打脸,但前面一定铺垫了足够多的坏”。
新华日报文化新闻部主任薛颖旦(右)主持分享会
如今,微短剧正在迭代升级,沿袭网络文学从“野蛮生长”到精品化、主流化的发展规律。“像《引她入室》这样的精品短剧,以电影质感、精湛演技和‘价值输出’碾压同行。”刀刀说,目前行业处在“‘卷’中求‘胜’”的关键期,“我们网站很希望得到优质IP的赋能,借鉴其元素进行叙事升级。”
创新是网络文艺的生命所在。纵览精品短剧后李玮发现,新人设、新设定、新情绪,是微短剧冲出“内卷”的法宝。一众短剧扎堆“都市豪门”时,《我在80年代当后妈》却写农村、写后妈、写年代,《爱在黎明降落前》讲述机长与航医止步于伦理的爱情悲剧,《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更是巧妙涉足革命历史题材。今年10月,李玮带领南京师范大学研发团队与上海公司联合制作AI微短剧《终极考验》,以微短剧形式推广夫子庙、秦淮河等南京文旅地标。
赋能文旅、为电商带货、为小说引流……“微短剧+”还有哪些想象性空间?
李灵灵
李灵灵认为,微短剧完全可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促进非遗的审美消费,这一点在网络文学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网文的故事+情感(价值观)成为青年读者与文化遗产链接的契机,这些网文作品爆火后常引发粉丝的线下寻访,吸引UP主专题讲授剧中文化知识,IP的放大效应有力地助推传统文化‘出圈’。”
任怨
与会嘉宾预判,微短剧将在AI加持下迎来大发展。“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威亚等特效技术的低成本运用造就了武侠剧的风靡,就不难预判AI将带给行业的颠覆性变革。”任怨说,“虽然目前AI在故事创作上未能尽如人意,但它能够大幅降低制作的周期和成本,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将为行业创造广阔蓝海。”
“死亡之组”强在哪儿 巩固江苏创作优势是关键
江苏是全国的网络文学重镇。在跳舞口中,江苏省网络作协堪称“死亡之组”。
江苏网络文学创作实力到底有多强?在今年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省作协介绍,“类型化”发展时期,江苏网络文学在各个类型都有杰出的作家和代表性作品:西方玄幻有跳舞,修仙类型有忘语,都市类型有骁骑校,女频有天下归元,顾漫的现代言情作品影响力破圈,卓牧闲、天使奥斯卡、雨魔、寂月皎皎、无罪、更俗等,是现实题材、历史、御兽、古言、仙剑、都市等各类型的代表性作家。近几年,江苏新生代网络作家也开始崭露头角,三九音域的《夜幕之下》掀起了一股“斩神”风,成为近年最具影响力的男频网文之一。
目前,江苏正在抓住机遇构建生态,推动网文创作、评论和IP转化三栖互动发展。作为全国首家网络文学评论中心,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联合全国七大高校发起“网络文学青春榜”,开展三届“扬子江网络文学最具IP潜力榜”,促成了多项IP转化;江苏省网络作协创立的扬子江网络文学周和泛华文网络文学金键盘奖被写入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体现了江苏对网络文学的高度重视。
李玮透露,在今年的扬子江网络文学周上,江苏省作协与全国最大的第三方知识分享平台知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省作协和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等机构及作家成员将入驻知乎社区,开展网文问答、知识普及等活动,并将旗下作品以“知乎体”形式在社区落地,以及对知乎原创故事进行专项跟踪、测评与推荐,助推优秀作者和作品IP孵化。这将成为江苏网络文学产业向下游拓展的重要一步。
不过,我省在打通网络文学IP开发全链条、把创作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在跳舞看来,拉长短板殊为不易,眼下更要紧的,其实是巩固我们的创作优势,克服浮躁短视,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内容。
对此,任怨颇有共鸣。“我们那一代作家想的是怎么写出好的故事,跳舞为了写《邪气凛然》主角的逃亡路线,会特意到越南实地走一遍;我写武器的威力时,也会计算实际效果,让故事在细节上更真实。但现在很多人总想着怎么抓住流量,某个热点事件推出后,就赶紧堆出两三万字,把热点吃下再说,可是之后怎么办呢?很多网文既没有情节,也没有人设。”
微短剧等网文新业态也需要迈向精品化。对标鲁迅在报刊初兴的年代所创作的“新媒体文”,跳舞认为微短剧多了些情绪,少了些态度。不过他强调,看待微短剧等新生事物时,必须克服高高在上的心态和二极管思维,正视每个群体的审美心理需求,“早些年严肃文学对通俗武侠的批评,和传统文学对网络文学的轻视,最后不都被现实所扭转吗?迎合下沉市场,是商业拓圈的必经之路。要对新生事物有耐心、宽容和引导,才能推动行业在一轮又一轮的迭代中‘卷’出精品来。”
远古时代,祖先们在篝火畔讲述与倾听;短视频时代,我们在指尖触屏中期待被点燃和共鸣,印证着“好的故事永远被人类渴望”。未来,网络文艺如何从提供情绪价值走向传递情感价值、情怀价值,如何让“爽”合乎善、合乎美,如何在文化消费日趋群落化、圈层化的语境下召唤“价值共同体”,乃至唤回大众对深度、逻辑、意义的追求——这些问题,正在等待网络文学的回答。
(内容来源:交汇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