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中国民协来通调研民间文艺之乡建设工作
来源:南通市文联   2024年07月16日08:43
7月13日至14日,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荣书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办公室主任、二级巡视员刘慧一行来通考察调研民间文艺之乡建设工作。江苏省文联书记处书记何超,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国欢、副秘书长唐华伟,南通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国强,南通市民协主席吴元新陪同调研。

7月13日至14日,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荣书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办公室主任、二级巡视员刘慧一行来通考察调研民间文艺之乡建设工作。江苏省文联书记处书记何超,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国欢、副秘书长唐华伟,南通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国强,南通市民协主席吴元新陪同调研。

7月13日,荣书琴一行到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南通通作家具博物馆、海门麒麟红木文化艺术馆、卞之琳艺术馆、江苏凯利绣品有限公司、张謇纪念馆、海门山歌艺术剧院等地,实地考察南通民间文学、民间工艺、民间歌舞的特点、传承及发展现状。

7月14日上午,南通民间文艺之乡、传承基地调研交流汇报会在南通市文艺之家召开。

会上,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蔡忠致辞。他说,长期以来,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艺的继承和发展,在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民间文化遗存方面成效显著。20多年来,我市共捧回包括“蓝印花布”“海安花鼓”“威风锣鼓”在内的14个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蓝印花布之乡”“中国板鹞风筝之乡”等荣誉称号,成为全国第三个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地级市。此外,南通民间歌舞、民间工艺多次赴海外参加“(韩国)中国南通文化周”、“尼泊尔中国节”、“春城洋溢华夏情”——新加坡文化艺术旅游展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成为江海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品牌。

中国蓝印花布之乡,中国板鹞风筝之乡,中国通作家具研究中心,中国(白蒲)长寿饮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红木文化之乡、中国红木文化研究基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红木雕刻传承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红木雕刻艺术之乡等7家被中国民协授予民间文艺之乡、传承基地的单位依次汇报。大家主要围绕民间文艺之乡和传承基地的传承创新、保护发展、理论研究、场馆建设、品牌活动、技艺传承、人才培养、服务机制、产业融合和下一步打算等方面内容和举措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何超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说,这次调研是中国民协包括我们全国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举措。总书记视察时在文化方面赋予江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任务。从刚才7位同志的系列介绍中,我们已经感觉到了江苏乃至南通在探索中华文明新基因上是有举措的,重要的是两个字“传承”。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在历史上、在现代得到文化的传承,也体现在总书记所说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他表示,省文联、省民协将进一步抓好民间文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推进江苏的民间文艺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荣书琴在讲话中对南通民间文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南通高度重视民间文艺工作。她说此次调研是因为中央现在对民间文艺之乡等基地进行清理整顿。中国民协要先来了解各地的实际情况,学习各地的经验做法,为下一步的工作推进提供帮助。在调研中发现,江苏的一些经验做法和举措很有启示。作为江苏的一个典型代表,南通人非常具有工匠精神,又总是在开拓创新。交流中,大家都谈到了传承方式的创新,从原来的师徒式、家族式向院校、向社会去传承;不断地在进行设计,走入当代的生活;还运用高新技术、电商、人工智能等开拓市场。

她希望南通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民间文艺资源,积极参与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把古往今来的民间文学进行收集整理编撰出版;群策群力把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深入推进;通过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申报评选,把一些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推出来,把既具有工匠神又富有创新意识的大师推出来;参加中国民间艺术节、“我们的节日”、传统村落的保护和调研等活动中来,进一步擦亮中国“民间之乡”这块金字招牌。

市文联、市民协相关人员参加调研座谈。

责编:李笑林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