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无锡、海东两地文联开展“文艺两新”考察交流活动
来源:无锡文艺界   2024年05月16日09:3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无锡、海东两市文艺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人员互动、观念互通、经验互鉴、合作互惠,5月13日至17日,海东市文联来锡共同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太湖情·湟水艺”为主题的文艺交流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无锡、海东两市文艺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人员互动、观念互通、经验互鉴、合作互惠,5月13日至17日,海东市文联来锡共同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太湖情·湟水艺”为主题的文艺交流活动。

5月14日,无锡、海东两地文联赴宜兴江苏省“文艺两新”实践基地考察交流。

参加考察交流的海东市文联领导有:海东市文联主席李玮,市文联兼职副主席、美协主席、乐都区文联主席李积霖,市作家(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华,市音协主席苏进仓,市摄协主席李景鹏,市河湟花儿研究会会长马清华,市民协副主席乃东红,互助土族自治县文联主席李卓玛,化隆回族自治县文联主席王进,平安区文联副主席张生贵,作家代表周存云、王海燕等。

参加考察交流的无锡市文联领导有: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军,宜兴市文联主席夏侯岭,吴冠中美术馆馆长、宜兴市美协主席承强,宜兴市新文艺群体联合会副主席、秘书长顾涛等。

宜兴有7000多年的制陶史,是中国最古老的陶瓷产区之一,也是“全球十大艺术陶瓷城市”之一。宜兴紫砂,发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鼎盛于当代,在数百年的薪火相传中成为陶中瑰宝。两地文联干部、艺术家们先后在吴冠中艺术馆、宜兴陶瓷博物馆、宜兴市新文艺群体集聚区丁蜀镇古南街、“文艺两新工作站”蠡河涛声等学习参观。

说到宜兴的艺术家,那就不得不提吴冠中,紫砂的细腻与吴冠中画作的情感,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宜兴独特的文化魅力。吴冠中不仅是无锡的骄傲,也是中国现代艺术的杰出代表。吴冠中的作品,不仅仅是画,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他的画作常常融入江南水乡的山水元素,用画笔捕捉那些美丽的瞬间,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图为参观吴冠中艺术馆

图为参观“志道 游艺——中国国家画院六人展”

宜兴陶瓷博物馆内部分为古代陶瓷、名人名作、世界陶瓷以及五朵金花等19个展厅,这里不仅是了解宜兴陶瓷文化的窗口,也是感受中国传统工艺魅力的绝佳场所。

图为参观宜兴陶瓷博物馆

丁蜀镇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是紫砂文化发源地、紫砂产品重要集散地,顾景舟等名家都出自这里,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紫砂制作技艺传承人、紫砂陶爱好者、手工艺人以及鉴赏家和藏家。当日下午,无锡、海东两地文学作品推荐会在“文艺两新”工作站蠡河涛声举行。活动由无锡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军主持。

江苏省企业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江南大学客座教授、宜兴市山月文学艺术院院长、中国作协会员、全国第十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王顺法围绕散文集《凰川湾里的中国》做分享。这本散文集讲述了苏南山乡凰川湾的山民在半个多世纪里艰难跋涉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王顺法分享道,他在创作过程中,是从个人经历出发,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化为作品,向世人分享他的心路历程,也表达了对他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海东市作家代表周存云作《河潢笔记》文学作品推荐。他从河潢文化概念的演变历史为切入点,分享了在青海地区具有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的地区特色背景下,在河湟的山水土地上创作了这部历史文化散文集。这部作品既赞美了河湟文明的古老和灿烂,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爱恋。

图为两地文联互赠文学作品

此次两地文艺交流活动将持续至5月17日,在随后的交流活动中,两地文联及艺术家代表还将结合地区情况、文艺创作等进行分享交流活动,并就下一步文艺协作达成共识。

责编:李笑林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