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淮剧“涟水现象” 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涟水县文联探索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来源:淮安市涟水县文联   2025年06月25日14:38
《鸡村蛋事》《留守村长留守鹅》《村里来了花喜鹊》《村里有个管得宽》等“村官三部曲”和“党员三部曲”,是涟水县立足乡村振兴题材创作编排的现代淮剧,先后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等30多项省级奖项,引发全国全社会广泛关注,被业内誉为淮剧艺术“涟水现象”。

文艺赋能乡村振兴

【编者按】日前,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为文艺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加强文明乡风建设”部分,《文件》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开展“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加强乡土文化能人扶持,引导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乡村不仅要宜居,还要和美。江苏省文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文联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团结引领全省文联系统灵活精准对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将“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有机结合,打通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的“最后一公里”,为助力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鸡村蛋事》《留守村长留守鹅》《村里来了花喜鹊》《村里有个管得宽》等“村官三部曲”和“党员三部曲”,是涟水县立足乡村振兴题材创作编排的现代淮剧,先后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等30多项省级奖项,引发全国全社会广泛关注,被业内誉为淮剧艺术“涟水现象”。涟水县文联团结带领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放大淮剧艺术“涟水现象”品牌影响力,深入推进《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实施“淮曲涟涟”惠民工程》,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精神生活的丰富、乡村振兴路径的贯彻等融入群众文艺,以文艺宣传乡村振兴,以文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乡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百强县注入文艺力量。

突出文艺服务,坚持政治宣传引领乡村振兴。为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宣传到乡村生产生活一线,促进广大干群了解农村、农业、农民发展方向,县文联组织各文艺家协会立足自身优势编创文艺节目及文艺活动服务中心大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乡村广泛宣传。县曲艺家协会编排了《永远跟党走》等文艺节目,用群众爱听爱看的琴书、锣鼓、快板书、相声等形式赴石湖镇、高沟镇、南集镇等地巡演,宣传新时代乡村发展政策;县戏剧家协会编排了《一只袖章》等小淮剧以文艺志愿者身份走进镇村群众开展义演,宣传乡村干部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典型;县音舞家协会在全县举办“奋进新征程”歌手大赛,激励广大干群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展现涟水百万人民矢志走在前、建设百强县的昂扬斗志和精神风貌;县书协、美协和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永远跟党走 艺绘新时代”主题书画作品展、“笔歌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书画摄影展等,进一步颂扬先进,凝心聚力促发展;县淮剧团以编创反映乡村振兴题材的“村官三部曲”“党员三部曲”精品淮剧不定期送戏下乡演出,将党在“三农”方面的政策送到寻常百姓人家,助力农民增收,引领乡村振兴。

强化文艺惠民,倡导良好民风促进乡村振兴。为在乡村营造一个和谐向上向善的发展环境,县文联在强化文艺惠民的过程中,大力倡导良好的社风民风。顺应乡村百姓喜爱和诉求,坚持地方主创戏曲惠民演出,将乡村发展、乡风文明、移风易俗、身边典型等融入淮戏艺术,形成“戏从农村来,演给干群看,引导村风民风,启迪乡村发展”局面。县淮剧团以“接地气、有意思”为创作宗旨,主创人员扎根镇村采风采访,立足涟水乡村振兴前沿先后创作排演了《村里有个管得宽》《村里来了花喜鹊》《留守村长留守鹅》等系列精品剧目,并开展常年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演农民的事、说农民的话、唱农民的腔,通过戏剧的形式向广大干群传达乡村振兴发展、弘扬新风正气的系列信息;“百姓大舞台”坚持每周义演,县戏剧家协会组织淮戏志愿者利用“百姓大舞台”每周在露天广场为群众免费义务演出,满足广大戏迷群众诉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范荡乡土小淮戏团”等民间文艺团体,扎根乡村群众,自编自演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日常坚持镇村公益巡演,寓教于乐,在百姓中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向上向善、勤劳致富、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等良好风尚,他们农忙时是农民,农闲时是演员,被地方干群称为百姓身边永远带不走的文艺团体,深受乡村干群好评。县淮剧团的每月送戏下乡惠民演、“百姓大舞台”的每周免费演、民间乡土艺术团的长期扎根群众身边公益演,在文艺惠民、倡导良好民风方面各具风格,各有特色,各富成效,逐步形成了“淮曲涟涟”惠民工作品牌,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发展氛围。

注重文艺提升,致力增强本领赋能乡村振兴。为推动基层文艺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优质文艺产品,切实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县文联不断提升文艺工作者服务能力和水平。每年年初召开全县文艺工作座谈会,围绕提升文艺水平赋能乡村发展听取文艺工作者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形成工作清单。一是办班集中辅导。利用县文化馆小剧场,针对不同文艺协会诉求,举办各具特色文艺辅导班,进一步提升城乡文艺工作者水平。二是专家结对帮带。选派县优秀文艺志愿者赴南集、保滩、红窑等镇村文艺团体开展实地辅导,并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提升民间文艺团队服务能力。三是邀请名家指导。结合省文联在全省开展的“茉莉花开文艺轻骑兵志愿行”,邀请文艺名家名师来涟授课辅导,在文艺创作、文艺节目、文艺细节等方面打磨提升,力求精美。四是集中展示点评。每年年底举办全县群文新作调演,各镇选派优秀文艺节目参加集中展示展演,同台献艺,组织专家现场点评,各文艺群体互学互鉴,共同提高。

通过突出文艺服务、强化文艺惠民、注重文艺提升,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地方文艺蓬勃发展,为涟水建设更高水平百强县注入了文艺活力。

责编:王紫荆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