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李屹|以改革之帆助力文联工作破浪前行
来源:求是   2025年01月16日16:5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我们要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结合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以改革之帆

助力文联工作破浪前行

李 屹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我们要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结合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推动文艺界理论武装工作走深走实。围绕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等具体举措,抓好贯彻落实,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以文艺的力量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鼓与呼。

一、坚持人民性和专业性相统一,提供更多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作品和优质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强调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以及对文艺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日益提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等重大部署举措,就是要求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解决好文艺作品“有没有”、“多不多”的问题,更解决好“优不优”、“均不均”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精神世界更加充盈。

中国文联是党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具有鲜明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联始终高扬人民性旗帜,围绕创作这一中心环节,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印发《关于引导推动高质量文艺创作的意见》、《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活动管理办法》、《文艺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和重大主题雕塑工程、礼赞新时代——原创优秀交响作品展演等一系列重大主题创作实践,参与创作推出电影《你是我的春天》、电视节目《闪亮的坐标》和MV《坚信爱会赢》、《我们的歌》、《长江之恋》、《天山放歌》等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精品力作。无论是电影《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功勋》等,还是电影《长安三万里》、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越剧《钱塘里》等,无不展现出文艺养心志、育情操的重要作用。同时,创新文艺支教、名家宣讲、辅导培训、采风创作、惠民演出、强基工程等文艺志愿服务形式,打响“文化进万家”、“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品牌,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向人民生活一线集结,深入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重点项目建设工地等,澎湃起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热浪暖流。实践证明,只有增强优质文艺产品和服务的有效精准供给,才能为推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文联组织的独特贡献。

2024年11月16日晚,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暨2024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在福建厦门举行。图为活动现场。中国文联供图

文艺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是“最高的精神生产”,必然受生产力、经济基础这些决定性因素影响,同时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中国文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一步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采取重大主题牵引、制定规划指引、评奖评论引导、教育培训培育、调研采风涵养、项目资金孵化等系列举措,帮助创作者挖掘内容素材、找准主题切口、释放专业才华,通过集中打造重大主题创作示范性项目,力争推出一批高水平作品,推动时代需要、人民满意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进一步深化文艺评奖改革,强化文艺评论批评精神和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功能,充分发挥文艺评奖和评论的风向标作用;建立健全文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把准人民群众对文艺的品位和需求,贯通志愿服务和采风创作,统筹艺术指导和艺术普及,整合利用各级各类文艺资源,推动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常下基层、长在基层,让艺术家、基层文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多重受益,让采撷生活的艺术之花在人民大地上缤纷绽放。

二、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的优秀文艺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强调必须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强调要深化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潜能,鼓励科学家、企业家、文艺家等各方面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创新、创造。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是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战略目标,从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出发,为加强新时代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艺人才队伍、创作生产高品质的优秀文艺作品,是文联组织的职责所在。这就要求文联组织深度贯通“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加大政策供给,在引导创作中发掘培养人才,在培养使用人才中推动创作更多优秀作品,努力实现精品力作背后站着名家大师、名家大师支撑着精品力作的良好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联坚持出精品和出人才相结合,出台加强会员、主席团成员、理事会理事、专业委员会以及新文艺群体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性规范,深入实施全国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青年文艺人才海外研修工程、青年文艺人才创作扶持计划、“携手铸梦”计划、“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深入推进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工作,在青年文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用心发力。特别是不断健全思想政治引领机制,大力开展文艺教育培训,加强科学理论武装,开展全国会员和文艺骨干大培训,实现全国文艺家协会个人会员全覆盖,有效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如磐文艺初心涵养政治定力、以文化自信激发创造活力。据统计,2017年10月至2024年10月,中国文联举办各类教育培训班928期,累计培训学员近23.6万人次,投入经费约2.5亿元,教育培训在规模质量上实现大踏步迈进。实践证明,只有把人才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文艺人才成长特点、具有文联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人才是文艺事业的“第一资源”。人才济济,名家辈出,文艺才能繁荣兴盛。培养造就大批德艺双馨名家新秀是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国文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继续组织开展大规模、广覆盖、专业化文艺界培训,注重将理论武装、创作方向、价值追求、职业品行等方面的教育引导机制性地融入各级各类培训中。遵循文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统筹完善文艺人才发展布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健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联系服务和评价激励机制,做到慧眼识才、倾心爱才、真诚敬才、科学用才;立足职能,发挥优势,综合采用资金扶持、专业指导、研修培训、志愿服务、调研采风、展演展示、对外交流、宣传推介等方式,加强名家大师、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重点紧缺和复合型文艺人才,基层文艺人才和“文艺两新”人才培养,培育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文艺人才队伍,构建门类齐全、覆盖广泛、衔接有序、梯队递进的新时代文艺人才体系,让全系统全社会的文艺人才力量尽情迸发,让中国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

三、坚持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推动形成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不只是个人私事,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强调要弘扬行风艺德,树立文艺界良好社会形象,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强调坚持教育引导和综合治理并重,立破并举、综合施策,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强调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文艺工作者是一个在社会聚光灯下前行的职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示范性强,理应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作出战略部署,这就要求将文艺界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作为改革突破点,以点带面形成有利于广大文艺工作者创新创造、成长成才的生态环境,更好肩负起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职责,自觉承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

2024年11月1日至2日,“繁花竞放”2024中国舞蹈“荷花奖”巡演(长沙站)在湖南大剧院璀璨上演。演出汇集了《铅华·满壁》、《花瑶女》等13个优秀舞蹈作品,以丰富的舞蹈语汇,彰显中华文化的厚重深邃。图为舞蹈《花瑶女》。中国文联供图

文化环境是文艺精品诞生的土壤。行业风气是文化环境的重要内容,最直观地反映出文艺生态的好坏,也是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文艺工作者自律修德,不断提升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的行业风气、培育文化环境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文联组织把教育、引导、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等各个方面贯通起来,创新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机制,不断强化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在健康活跃的文艺生态中,形成文艺精品、文艺人才和文化环境相互生成的生动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联坚持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出台《中国文联关于大力推进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和文艺界行风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各全国文艺家协会、32个省级文联全部成立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委员会,在培训、宣讲、正面发声、会籍管理、权益保护、道德评议、惩戒约谈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将爱国、为民、崇德、尚艺融入文艺文联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文艺界人人关注行风、持续建设行风、共同守护行风的局面初步形成。实践证明,只有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多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工作,多做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工作,才能树立起文艺界团结和谐、潜心创作、艺品兼修的清风正气。

文艺界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事关“塑造什么样的未来人”,是一项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战略任务。中国文联从成立一开始,就把大团结大联合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文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正面倡导与负面惩戒相结合、柔性引导与刚性约束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着眼大多数、找到公约数、画出同心圆,进一步做实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委员会,推进各艺术门类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研究,让评议、倡议等“软手段”发挥“硬功能”;积极参与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加强同有关部门沟通,通过定期会商、信息共享、专项整治、联合行动等形式,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协同发力的工作局面;进一步提高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形成自律与维权双促进双提升;做精做优文艺界典型宣传品牌,进一步提升社会高度关注的舆情处置效能,让文艺界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好声音更加响亮,让担当使命、扎根人民、创新求精、健康批评、崇德尚艺在文艺界蔚然成风。

四、坚持强改革和补短板相协调,切实发挥文联组织在行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强调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提出“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要求,这些都是我们指导改革实践、推动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

中国文联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遍布全国、辐射广泛的多级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团结凝聚了涵盖各艺术门类的优秀文艺人才,是文艺事业最重要最专业的人才聚集地和蓄水池。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瓶颈关隘反映在文艺领域方方面面,日新月异的科技变革深刻改变文艺创作生产和消费传播方式,文艺新类型新业态层出不穷,“文艺两新”大量涌现,文艺文联工作各方面各环节的整体性和关联度进一步增强,等等。这些新情况新变化既暴露出我们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更是工作新的重要着力点,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联深化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为创新新时代文联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文联深化改革方案》。中国文联坚持扬优势和补短板相协调,强力推进自身改革,加强对全国文联系统深化改革的指导推动,采取了建立完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长效机制,改革优化文艺评奖机制,构建新文艺群体联络体系,创新直接服务文艺工作者机制,改进文艺人才培养举荐机制,改进优秀作品扶持机制,建立健全文艺从业人员道德监督机制,建立会员退出机制,建设网上文艺工作者之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经过近8年的持续深化改革,全国文联系统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工作职能更加凸显,工作理念更加清晰,工作抓手更加有效,工作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更加顺畅,作用发挥更加充分,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文联在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方式上还存在不少短板,特别是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增强基层组织的实力活力等方面工作基础薄弱,距离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艺文联工作涉面广跨度大,包括教育培训、评奖办节、展演展示、会员管理、采风创作、理论评论、志愿服务、行风建设、权益保护、对外交流、宣传舆情、队伍建设、组织建设等,关联度高、协同性强,只有依靠全系统共同来做,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中国文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的起点上深化文联组织改革,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要求,增强互联网思维,寻求和采取一切将短板变为长项的改革创新思路和举措,不失时机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开拓新领域,变换新赛道,激发新动能,发挥新优势,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文艺文联工作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加强全国文联系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以科技赋能文联工作发展;加强宏观思考,盘活工作资源,夯实基层基础,打通堵点难点,优化工作环境,强化“整合性”,打好“组合拳”,加大“供应量”,涵养“持久力”,以更加协同高效的方式,推动各项职能、资源、平台、措施、优势、机制的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同向发力,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改革创新赋能文联组织建设,努力打造文艺工作者温暖和谐、互学互鉴的大家庭,增进技艺、立己铸己的大学校,孵化作品、锻造精品的大平台,施展才华、成长进步的大舞台。

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使命更需新担当。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关键在行动,必须靠实干,中国文联将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两个优势”更加精准地聚焦到“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主责主业上来,把广大文艺工作者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推出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奋力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华章。

责编:李笑林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