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不负时代的艺术青春
——中国文联2024年文艺名家宣讲活动中央戏剧学院站侧记
“剧作家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也是思想和文明的探索者……”
“创作从来没有捷径,唯有把自己‘扔’回那个年代,才有可能寻到人物的脉搏,这是我们的职责……”
初秋的北京,细雨绵绵。走进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伸出式剧场,浓浓的暖意扑面而来。中央戏剧学院的莘莘学子清澈而执着的目光带着青春的温度,投向舞台中央的宣讲者。
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为激励和引导更多文艺工作者坚守信仰情怀、勇于担当作为、潜心艺术创作,持续推动宣讲活动向艺术高校延伸,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从艺观,9月29日下午,中国文联宣讲团来到中央戏剧学院,开展“赓续文化使命谱写时代篇章”中国文联2024年文艺名家宣讲活动。中国剧协顾问、中国评协顾问、著名剧作家罗怀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视协演员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一级演员丁柳元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文艺创作实践,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语言,谈如何践行艺术家的使命与担当;谈如何用作品歌颂英雄、记录时代;谈如何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把青春的热诚播撒在漫漫的从艺道路上。两位艺术家用心用情的讲述,深深地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让师生们领略到艺术家的精神风貌与使命担当。
青春很宝贵,不要“躺平”。“40年很长,40年也很短;40年能做很多事,40年不够做成一件事。”罗怀臻感慨道:“40年来,我致力于戏剧剧本创作,几乎没有一天‘躺平’,但是我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直到今天我还有很多的设想和计划,还在马不停蹄地实施。”罗怀臻将他的从艺之路总结为“为人生的戏剧”“为理想的戏剧”“为戏剧的戏剧”,在每个阶段,罗怀臻均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他的剧本创作涉及京剧、昆曲、淮剧、越剧、甬剧、秦腔、黄梅戏及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舞剧等,既叫好又叫座。他以自身创作经历教育中戏学子要珍惜这个时代,要学会在时代语境下思考,把从艺之路走成不懈奋斗、无怨无悔的青春之路。
让“经典”焕发新生,是青年戏剧人担负的时代使命。罗怀臻勉励中戏学子,越是青年的眼睛,越能看到传统的独一无二;越是把古老的传统发扬光大,越具有现代感。现在的罗怀臻致力于中国戏剧的现代转型,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他欣喜地发现,现在的年轻人能敏锐地从传统中发现现代,青年戏剧人大有可为。他说:“戏剧,正在回到戏剧的本源。在戏剧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勾栏瓦肆,出现过厅堂庭院,出现过镜框式舞台,出现过‘黑匣子’,也出现过大剧院,而今天戏剧正在回到一种多样态的、现实和虚拟没有边界的空间。戏剧发展方兴未艾,也正逢其时。”
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用心塑造。在宣讲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向“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田华颁授了奖章。丁柳元动情地讲起了田华讲过的话及对她的影响:“闺女啊,我走到哪儿都说我是党的女儿,如果没有部队、没有党、没有新中国,我早就死在日本人的扫荡里了。”丁柳元说,田华老师是她的榜样,她崇高的人品和艺品影响她做好人、演好戏、干好事儿,对人生、对艺术永远充满热情,永远全力以赴!在讲到自己塑造江姐等革命女性形象时,丁柳元说:“作为演员,我塑造英雄。同时,英雄志士的人格风范和精神风骨,也深深感染、影响着我的从艺之路和人生选择。”
丁柳元有着近30年的军旅生涯,看到战友们在艰苦的环境下驻守边关哨所,在和平年代守护国人的幸福生活,她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她有了另一个身份——文艺志愿者。她觉得,文艺志愿服务的过程是奉献的过程,也是为创作乃至生命提供“养分”的过程。她说,作为演员要融入时代,要善于发现我们民族文化所涵养出的人性之善和人格之美。这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更是一种人生信念和职业操守。
两位艺术家生动的宣讲让中戏学子深受鼓舞和启迪。学生们表示,不论从艺还是做人,两位艺术家激励着我们要在新时代发挥青年人的力量,在“青春”的征途中,绽放出属于当代学子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