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至2024年5月30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
在十周岁生日这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中青文艺评论家在中国文艺家之家齐聚一堂。座谈会中,仲呈祥、王一川、邓凯、丁国旗、王秋梅、杜学文6位专家代表发言,大家紧密结合实际,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会和心得,反映了文艺评论界对新征程新使命的清醒认识和历史主动,表达了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携手向未来建功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开创新局面的精气神和意志力。
中国评协第一届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在十年前的成立大会上当选为首届主席,十年间他目睹评协发展壮大,颇有感触,认为文艺评论家要“继续抱定宗旨”、“继续坚守定力”、“继续讲真话,诉真情,求真理,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他表示,要履行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职能,“每一位文艺评论工作者都要像毛泽东同志号召的那样‘学点哲学’、‘学点历史’、‘读点鲁迅’,都要真信实学、学好弄通、用好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真正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养、素养、修养。”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评协副主席王一川是中国评协成立时首批会员和理事中的一员。他回忆了童庆炳、谢冕、胡经之等屹立在当代文艺理论评论潮头的前辈,表示:“(他们)给我们树立先导和示范,激励和鞭策我们奋力向前。”他认为,文艺在新时代承担的“时代前进的号角”“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等新使命,给予了文艺评论以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如今,年满十周岁的中国评协正以自身蓬勃昂扬的少年气象迈开新步伐,他表示:“我自己也愿意跟在这支身负‘壮气’而奋发激烈的队伍里,在前辈示范和后辈督促下继续学习、做事和提高,为文艺评论事业发展再尽绵薄之力。”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邓凯表示,作为文艺评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批评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先导作用。他说:“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出现的,需要批评家慧眼识才并大力推举。”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学批评深度介入文学现场,关注文坛新人新作,倾力推介优秀作品,有效促进了新时代文学的高质量发展。他认为:“文艺作品关乎灵魂工程,是精神食粮,而作为‘剜烂苹果’的文艺批评,应该承担人民群众精神食粮的安检工作,为中华民族源源不断提供健康优质的精神能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丁国旗从“中国特色文艺及其未来发展”的视野出发,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与我国文艺评论工作的繁荣发展分不开。他认为,文艺要做中西交流互鉴的信使,优秀的文艺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将起到排头兵、传信官的作用。而“经世之作”的出现,需要文艺评论“真批评”的加持和介入。“希望今后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以及其他相关研究所的文艺评论队伍能够与中国评协有更多合作和交流,为我国文艺评论事业的繁荣兴盛作出更大贡献。”
如今,中国评协有团体会员32家、个人会员2578人,省级文艺评论家协会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协会的吸引力、向心力、影响力不断增强。2018年,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秋梅介绍,为进一步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完善文艺评论阵地,福建省文联参考中国文联的机构设置,于2021年创办了《海峡文艺评论》季刊,设立福建省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在文艺评论工作的平台建设上形成“一个中心、一家协会、一本刊物”的格局。同时也在通过福建省文艺评论骨干研修班和设立文艺评论基地整合福建文艺评论人才,推动人才梯队建设。福建省文联还积极推动“闽派批评”发展,在中国评协的指导和支持下,“闽派批评”高峰论坛和学术活动周已经举办了七届。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山西省评协主席杜学文也是中国评协最早的会员、理事之一,见证了十年来中国文艺评论的发展历程。他认为,十年间,中国评协在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武装头脑、增强自信方面,在全国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在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构建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方面,在密切关注创作现实、开展积极引导方面,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在文艺评论阵地的建设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他表示:“在中国评协的努力下,推动了全国文艺评论工作的繁荣,凝聚了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的力量,团结了社会各界的人才,增强了大家做好工作、多做工作的信心,今天的座谈会将是文艺评论工作的新起点。”
十年间,中国评协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为职责,推动“做人的工作”与“引导创作评论”深度融合,在理论研究、主题评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阵地平台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推出了一批重点文艺评论,打造了《中国艺术发展报告》、《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等行业评价项目和平台。
十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起点。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将继续拿好手中的接力棒,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奋斗姿态书写新征程文艺评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