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青锋出鞘 薪火相传——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学习成果展示(六)
2022年05月17日16:52
为全面展现首轮“名师带徒”工作成效,江苏文艺网、“江苏文联”公众号、《繁荣》周刊将开辟专栏,陆续推出部分高徒三年来跟师学习的体会与收获,并以此激励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文艺人才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为壮大“文艺苏军”队伍、构筑新时代江苏文化艺术高峰作出新贡献。

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是我省超常规培养青年文艺人才的龙头型工程,自2019 年 4 月启动以来,成果丰硕、佳报频传。在省文联牵头培养的80名高徒中,83%以上积极参与国家级重大文艺赛事,4人荣获国家级文艺奖项,28人入围省“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江苏省文艺大奖”,27人入选紫金文化英才和文化优青。为全面展现首轮“名师带徒”工作成效,江苏文艺网、“江苏文联”公众号、《繁荣》周刊将开辟专栏,陆续推出部分高徒三年来跟师学习的体会与收获,并以此激励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文艺人才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为壮大“文艺苏军”队伍、构筑新时代江苏文化艺术高峰作出新贡献。

学徒:戈娟

戈娟二级演员,全国曲艺青年工作者联盟理事,江苏省曲协琴书大鼓艺委会副秘书长,宿迁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入选中宣部“新时代青年艺术骨干”,中国文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优青人才”,宿迁市人大代表、宿城区政协委员、宿迁市“千名拔尖人才”、宿迁市优秀科技专家等,先后荣获第十二届巴黎中国曲艺节金奖,第十、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表演奖提名,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奖节目、表演双项奖,第十四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第八、九届江苏省文艺大奖(曲艺)表演奖等。

以感恩之情立身

戈娟

有幸成为“名师带徒”计划首批学徒之一,我倍感荣幸与光荣。正是因为有了“名师带徒”计划这个平台,才使我在演员之路上有了引路人。我的导师是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巧玲老师。老师常教导我:学艺要先做一个有艺德的人,成为一名综合素质高、舞台业务技能全面的优秀演员。作为学徒,我不仅从老师身上学习到了专业能力,更学习到了老师的人品艺德。

在“名师带徒”计划三年培养期中,张巧玲老师对我的政治素质、表演水平、业务能力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和指导。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指导的目标、内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老师为我量身打造了《小推车之歌》等一系列优秀的琴书作品,有条有序地给予我细致入微的指导,使我从琴书的艺术规律、作品演绎,到演唱技能、表演运用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以及质的改变。

三年学习期间,我荣获了第十二届巴黎中国曲艺节金奖,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表演奖提名,江苏省文华奖双项奖,连续两届获得江苏省文艺大奖(曲艺)表演奖,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等。鲜红的荣誉证书是对我的鼓励,更是对老师辛苦付出的肯定。每创作一部作品时,老师都会根据艺术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舞台经验不断地为我注入营养,帮助我逐步走出迷茫、困惑的境地,使我更加明确了演员应该具备的素质,促使我尽快地适应高标准、高强度琴书演唱训练,同时也促使我的理论水平和舞台表演水平共同提升,进一步提高了驾驭舞台表演的能力。

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真正做到了“青蓝相继、薪火相传”。“名师带徒”计划是我曲艺事业之路的开始,把我领上了一条充满希望的艺术之路,感恩之心溢满心田。我愿意成为一支实力雄厚、梯队式“文艺苏军”中的一员,进一步做好琴书传承,为传承发展江苏文艺多做贡献,切实肩负起推动江苏文艺“高处再攀高”的时代重任,为江苏曲艺添砖献瓦。

学徒:郑家闽

郑家闽福建福州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优青,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培养对象,师从李永清教授。漆画《大漆市》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被评为“进京作品”,入选“第五届江苏省文华奖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获“文华奖美术奖”;漆画《广乐和风》入选“第七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并被评为“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展区直送作品”;漆画《草藉无眠》入选“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并被评为“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展区直送作品”;漆画《赋格·归思》入选“第五届全国漆画展”获“入会资格”等。多幅作品被江苏省美术馆、中国港口博物馆、厦门美术馆收藏。主要获奖情况:2022漆画《广乐和风》入选“第七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并被评为“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展区直送作品”;2021漆画《旧梦》入选“第三届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获“入会资格”;2021漆画《大漆市》入选“第五届江苏省文华奖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获“文华奖美术奖”;2021漆画《江南水乡》参加“百年征程——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书法精品展”;2021漆画《韶光》入选“漆彩东方——第四届上海漆画作品展”;2020艺动青春——江苏优秀青年美术、书法家提名展;2020漆画《萦回》入选“小康颂·第三届江苏美术奖”;2019漆画《大漆市》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进京作品”;2019 漆画《筑巢 生》入选“第二届中国(宁波·北仑)青年漆画大展”获“入会资格”;2019漆画《草藉无眠》入选“江苏青年漆画作品展”获“优秀奖”;2018漆画《赋格·归思》入选“第五届全国漆画作品展”获“入会资格”;2018漆画《草藉无眠》入选“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获“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展区直送作品”等。

静心沉潜 学以提能

郑家闽

依稀记得2019年4月12日拜师仪式结束后,李永清老师对我说:“这将是你人生的新起点。”短短十个字,却意味深长,我深刻体会到“师”与“徒”之间的期望与担当,而这份传承使命亦是“名师带徒”计划开展的初衷。我深知当前自身的能力和专业水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还有一定的差距,有此机遇得名师亲自教导,并部署一系列学习计划,将成为我不断前进的目标与动力。无论是思想导向,还是专业传授,每一次与李老师的交流,他深刻而独到的建议总能让我受益良多。三年的成长时光,我有如下的几点感悟:

一沉一浮,沉浮有度

时常听李老师说,做人做事,都要先沉下去,再浮起来。简单的言语却能常记常新,作为徒弟、作为一名传统工艺文化的继承人,恰恰需要时刻秉持这份“沉浮”精神。所谓沉浮,一则厚积薄发,二则躬身自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专业方面,漆画作为一种绘画门类,不仅要求创作者拥有较高的绘画控制能力,还要深谙漆工艺材料,在漆语言的反复的推敲和试验中进行画面主旨的表达。漆性的变幻特征和不可控,对创作学习无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更需要我们戒骄戒躁,不断摸索总结。做人方面,沉浮考验的是一种进退尺度和阶段性反省提升,磨炼人格的韧性和耐性。当下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文艺事业舞台广阔、大有可为,更应该修身立德,精进技艺,沉浮有度,把握时代浪潮。

源于生活,扎根人民

主题性漆画《大漆市》创作前期,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先后考察调研竹溪龙王垭、平利牛王沟、利川毛坝、野三关等漆产地。亲临漆林手持割漆刀,才切身体会到采漆不易。当下社会日新月异,漆农却始终坚守在这个古老而传统的位置,为漆产业发展默默贡献力量。天还没亮就进山,给一棵棵漆树打桩,上下割采,待漆汁液流毕又得翻山越岭采收一遍。看着漆农手上因日月劳作所留下的漆疮老茧,不禁为之动然。考察过程中,李老师反复感叹道“百里千刀一斤漆啊”,时刻提醒我们一定要学会饮水思源!作为大漆的直接使用者,能够拥有如此丰富的大漆资源,全得益于那些在大山深处拿着微薄收入,日行百里,终年奔波山林之间的漆农们。割漆不易,售漆不易,坚守更不易。《大漆市》通过调研期间大量素材的收集和提取为漆农造像,还原大漆市场的真实面貌。画面通过场景将大漆的采割者、售卖者、使用者进行融合,把原本单向轨道的群体,在漆的作用下得以生活化的鲜活呈现。作品从构思到制作完成,李老师步步严格把关,对于初涉漆画人物创作的我予以耐心指引,耗费巨大心力。其间有迷惘、有失落,李老师总是笑笑跟我说:“这一步,跨过去,就过去了。”在不断的精神鼓舞中,我努力地超越自我,作品最后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获“进京作品”。这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探索和自我挑战,更是对文艺创作要深入生活的理论践行,同样对奋斗在一线的劳动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漆画《草藉无眠》 2018

漆画《韶光》 2020

漆画《旧梦》2020

守正创新,薪火相传

艺术之所以迷人,绝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自我表达与观念的可持续创新。李老师总说“我的学生如果画得跟我一样,那就完了”,教学过程中,他总是依循着我们的兴趣点加以启发引导,鼓励我们去成为自己,发掘真正喜欢的事物。他的豁达和包容,使我拥有着自由的思想意识和新锐的形式表达。这种和而不同的接纳情怀,同样培养了一种发现美的观察视角和学习方法,通过视野的开阔和学科边界的模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互碰撞交融,便得以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三年学习期间,借着“名师带徒”计划的高平台和业界影响力,成功进入高校单位工作。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也意味着肩负更多的责任与担当。当自己站上这个岗位才切身体会到,要像李老师一样“时时事事心里装着学生”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一路走来,沐浴师恩,愈加感恩珍惜。李老师的言传身教和陪伴,不仅使我的创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还让我体会到了做人做事应该像大漆的品质一般温润谦逊。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我也将时刻激励自己秉承“厚生”传统,做好文艺传承工作,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漆画《螽斯语》2021

漆画《广乐和风》 2021

责编:王紫荆 张妍妍 省文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