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省文联充分利用江苏美术的优势文艺资源,积极组织策划“画说运河”——江苏美术家采风写生创作活动。2018年6月7日上午,启动仪式在宁举行。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6月7日,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省委书记、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娄勤俭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打造江苏文化建设高质量的鲜明标志和闪亮名片。本次活动,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的深刻内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传承中华文明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项举措。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水家跃,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旭东,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周京新,省美协副主席徐惠泉、刘赦、胡宁娜、陈新建、李永清、陆庆龙、金田等,以及采风团的各位艺术家和省美协的理事出席启动仪式。
徐宁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并为采风团授旗。她指出,这次采风活动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项具体的举措。她对参加这次采风的艺术家们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把这次活动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二是要把这次活动与即将到来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创作参展结合起来,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三是要把这次活动与培养人才、锻炼队伍结合起来,在自身思想素质和创作能力上有新的提高。四是要加强与沿途各地文化部门和美协组织的联系,形成一种不断从生活中得到启发,不断激发创作动力的良好氛围。
水家跃主持启动仪式。他说,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它见证了城乡的沧桑巨变,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江苏是大运河的起源地,是大运河河道路线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大运河世界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相信此次采风团成员能够深入挖掘大运河的文化内涵,用画笔勾勒历史,描写时代变迁,用丹青画卷讲好大运河江苏段故事,传播运河文化,向省委、省政府,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刘旭东介绍此次采风活动的主要内容。作为省紫金文化艺术节活动的组成部分,本次活动将紧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一主题,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活动通过组织省内画家赴大运河沿线11个设区市采风创作,力争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美术作品,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文艺界的积极贡献。
周京新在启动仪式上讲话,他说,这次活动是省美协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领导下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美术创作活动。运河题材有厚度,有深度,也很有活力,是美术创作的精品题材。希望大家精诚合作,圆满完成创作任务,交出一份令大家满意的属于江苏的答卷。
苏州国画院的孙宽作为采风团团员代表发言,他说:“大运河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通过写生,我们可以从时代变迁中摄取题材,激发灵感,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中国大运河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民族流动不息的血脉。大运河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全长2700多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等8个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不但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南北交通大动脉,还是自隋唐以来中国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还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历史文脉之一,被称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宝库”“历史名胜博物馆”“历史民俗陈列室”。
此次活动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对采风团成员进行集中培训,第二阶段为采风写生、收集创作素材,第三阶段为构思创作,第四阶段为创作交流提升,第五阶段为成果展示。在9月中旬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严格评选,经评选后优秀作品将于10月初在省现代美术馆展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采风团成员涵盖江苏老、中、青三代美术家,既有江苏山水画名家,也有各设区市中青年创作骨干,还吸纳了新文艺群体、新文艺组织中的优秀创作人员。通过新老结合,以老带新,团结协作、互动激励,既为中青年艺术人才成长提供了平台和机遇,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有助于江苏美术领军人物后备人才的储备。(梧 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