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画说江村
主题创作作品展
展览日期
2024年3月2日—3月15日
展览地点
江苏省现代美术馆1号展厅
(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
主办单位
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吴江区乡村振兴局
吴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江苏省现代美术馆
苏州名城艺术馆
苏州市美术家协会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美术馆
苏州美术院
画说江村 情满大地
文/范小青
自从有了大地,大地一直就在那里。
所不同的是,大地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始终是变化的,呈现着不同的色彩和面貌今天,振兴乡村、建设新农村的浪潮席卷了大地。人们酒下辛勤汗水,浇灌出了什么样的硕果;人们付出百倍心血,又成就了怎样的新章?
因为心心念念牵挂着我们的大地、我们的乡村,有人也许会特意下乡去看新农村亲历亲见,切身感受,必定大有收获。可惜的是,这毕竟只是少数人,大多数的人,忙于工作,忙于忙碌的生活,从视频上一晃而过的镜头,从报刊上相对平面的介绍,看一眼新农村的模样,毕竟会缺少一点身临其境的穿透感。
现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画说江村”主题创作,已经走在路上,我们的对大地的欣赏,指日可待了。苏州的和全国各地的优秀画家,纷纷拿起自己手中的画笔,以饱满的情感,以独特的视角,以精湛的画艺,展示了纷繁丰富、多姿多彩的新农村全景。
江村,是江南农村的缩影,亦是中国大地的代名词,所以,画家们从江村出发,走向更广阔的大地,从苏州的乡村,到中国的农村,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古老村落,或登高远望,或切近镜头,田野热情写生,画斋激情创作,从启动到推出作品,经过大半年的时间准备,65件大型作品,已经精彩呈现65件作品,从绿树掩隐的乡村村落,到辽阔开朗的江河湖汊;从水中嬉戏的家禽野禽,到乡间舞台的莺莺红娘和河中划船的渔夫;丰收的田野,楼房前的小汽车,虚席以待的山间茶座,乡村的美食,屋前的红灯笼,等等等等,组合成了一幅全景大画。
这是一幅新时期新农村的盛世滋生图,其内容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这是一场关于今天的大地的大展览,又是一条艺术的长廊,长廊里的一幅幅艺术品,是画家们被生活打动、被新农村感动后的全新创作,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真实地展现了新农村真实的新面貌,展现了新农村每一个角落的点点滴滴的变化和进步《又见江南》的精致讲究,以江南山水的一个角落,几乎画出了江南的全貌:
《最美江邨》有夺目的鲜亮色彩,更有细密的实景,这个细,细而不小,细而不碎。它是精细而又大气的;
《江南雪晴--太湖七都》以江南较少见的雪景,描绘出了江南大地冬天的静谧和静谧中蕴含着的春天的消息;
《黄家溪乡村风情》《浦江源渔耕水韵》等等,让人感受到大地的辽阔胸怀,令人忍俊不住想要投入大地温暖而深情的怀抱;
从这些画作中,我们通过眼睛,听到了画家们的心声。他们借着乡村,借着庄稼和我们交谈,让他们画笔下的大地,和大地上的一切,让这许多承载着江南文化精髓的画作,走进我们的心灵,贯穿我们的气脉。“画说江村”主题画展,就这样用它的宁静且又热烈、简单且又丰满的独特风格和绵长意韵,让我们震撼,让我们感动。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部分展览作品展示 ·
◎ 《重访江村》徐惠泉
183cm×145cm
◎ 《江南乡村即景》许俊
136cm×69cm
◎ 《水边的树》林容生
133cm×68cm
◎ 《吴江写生之一》茹峰
33cm×45cm
◎ 《同里退思园》张谷旻
89cm×96cm
◎ 《吴江新韵江邨情》周石峰
140cm×70cm
◎ 《屋上春鸠鸣》陈危冰
179cm×96cm
◎ 《又见江南》孙宽
232cm×72cm
◎ 《鱼满舱》张迎春
200cm×200cm
◎ 《江邨胜跡图》谢士强
200cm×200cm
◎ 《又是一年谷满仓》陈三石
184cm×184cm
◎ 《丝韵江南》李素艳
180cm×97cm
◎ 《金色浪漫》王永利
180cm×96cm
◎ 《江村新韵》王华贝
180cm×97cm
◎ 《满目金黄香百里》王林
248cm×145cm
◎ 《瞰江村》孔庆忠
210cm×192cm
◎ 《春山望》刘芳
179cm×96cm
◎ 《美美七都》李浩
138cm×69cm
◎ 《江村新见》李竟明
180cm×96cm
◎ 《闹红一舸》杨惟为
248cm×124cm
◎ 《最美江邨》吴虞川
239cm×192cm
◎ 《三里桥新貌》沈剑锋
240cm×120cm
◎ 《天地清旷》张民生
245cm×160cm
◎ 《清风草自香》张利锋
176cm×190cm
◎ 《醉眼看江村》张漫
177cm×177cm
◎ 《江南水八仙》陈永新
189cm×163cm
◎ 《丝乡织锦图》陈冶平
240cm×200cm
◎ 《小康村》林德贵
240cm×168cm
◎ 《昆曲木偶·后台》顾霞
69cm×138cm
◎ 《退思闻笛》钱家杰
200cm×170cm
◎ 《江南水田》浦宏观
138cm×69cm
◎ 《江村新绿》蒯卓明
205cm×120cm
◎ 《每月有鱼—汾湖的食鱼文化》魏宏升
148cm×11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