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协会动态
二十四节气 | 立冬:一点禅灯半轮月 今宵寒较昨宵多
来源: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2023年11月08日11:15

张雪 苏绣 《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11月7至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姚琴华 刺绣 《四季江南——雪景》

姚绣 苏绣 《朱兰一枝》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冻:水已经能结成冰。

二候地始冻:土地也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即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钟琴艳 木雕 《童年的记忆》

徐学清 刺绣 《冬日的太湖石》

立冬习俗

补冬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冬天是进补的好时节,俗称“补冬”。因为冬天人们的食欲大增,脾胃运化快速,此时吃一些滋补的食物,很利于吸收。尤其是闽南地区会杀鸡宰鸭,并加入中药合炖,目的是为了适应气候季节性的变化,调节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以抵御寒冷。但要注意,加入汤内的药材的药性宜偏于温热养阳,应以温而不散、热而不燥为主,对吃些新鲜蔬菜等易于消化的食物,才更有益于进补养生。

迎冬

早在汉魏时期,立冬日,皇帝有出郊迎冬的仪式,他将赐群臣冬衣、并抚恤其家人。在民间则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人们以时令佳品祭祀祖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同时趁着农闲之余,人们拿出酿好的美酒,美味的菜肴,尽情享受一年辛苦劳作的丰硕果实。而此习俗沿袭到宋朝时期,则称为“拜冬”。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堪比春节。

吃饺子

在北方,立冬吃饺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与除夕夜相似,立冬吃饺子是庆祝秋冬季节的交替。据说,冬天耳朵露在外面很容易被冻伤,因此,在立冬之日,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寒冷的冬天里保护好耳朵。在苏州,立冬有吃咸肉菜饭、鸡鸭鱼肉的食俗,以补充能量、安心过冬。因为中医认为,立冬进补适宜食用具有暖性的肉食,如狗肉、牛肉、羊肉、鸡肉等。

周春毅 核雕 《岁寒三友》

吴多程 留青竹刻 《苍山负雪》

府向红 苏绣 《如意宝相苏绣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