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近十年的上升时期(除了疫情期之外)(图1)。2015年至2019年这五年期间,中国电影票房经历了较为明显的快速增长阶段,从438.1亿元扩张到642.7亿元。2020至2022年的三年期间,因受疫情影响,电影票房出现了较大波动,但其中2021年依然出现了较大的复苏,电影票房回到了472.5亿元,而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则回升到549.15亿。但到了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共计425.02亿元,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落,甚至倒退至不如10年前的2015年。
图1 近10年的中国电影票房
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出现下降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首先2024年的电影市场缺少高质量的经典之作。以电影票房最高的2019年为例,电影票房前2名的电影分别为50.03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和46.81亿的《流浪地球1》(数据来源猫眼),而2024年的电影票房冠军是34.6亿的《热辣滚烫》,是近10年来电影票房冠军中唯一的翻拍之作。纵观整个2024年上映的500部左右的影片中,未能出现任何一部现象级的作品,而且电影类型较为单一,票房前10的作品中就有5部是喜剧,这就使得电影在内容上会出现同质化,过于注重娱乐性和笑点,导致电影在整体上缺乏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也难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其次,观影总人次的明显减少。2024年的观影人次为10.1亿,同样回落到不如2015年的12.6亿的水平,并且观影人群发生了结构性变化,2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在观影人群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已经从17-19年的39%减少至2024年的21%。(数据来源灯塔)。电影市场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就是年轻群体正在越来越远离电影。
显然,一个“后电影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这是因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设备以及流媒体平台等媒介形态对原始的观影习惯与观看体验形成了不断地冲击。后电影时代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流媒体电影的崛起,如网飞、腾讯等平台就改变了电影的发行模式,影片可以绕过传统影院直接上线。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流媒体观看电影,这对传统影院构成巨大挑战。特别是随着短视频、长视频、游戏等新兴娱乐形式的崛起,年轻群体的娱乐选择更加多样化,例如,短视频平台通过碎片化的内容满足了年轻人随时随地获取娱乐的需求,而长视频平台则提供了丰富的剧集和综艺,这些都对电影观众产生了分流作用,使得电影在娱乐市场中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在这一语境下,由汤姆•甘宁提出的“吸引力电影”这一概念就再度进入到我们的讨论视野之中。汤姆•甘宁的“吸引力电影”概念借用了爱林斯坦电影理论中的“吸引力蒙太奇”,在分析了早期电影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吸引力电影直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激发视觉上的好奇心, 并通过一个令人兴奋的奇观、 一个独特的事件提供乐趣,无论是虚构还是纪实, 这本身就是有趣的。”1
这也就是说电影在诞生的早期,电影并非是以叙事为主,而是注重以运动影像的震撼与惊奇,诉诸于吸引观众的注意与好奇,是一种表达和展示。随着电影走向叙事化,叙事电影成为了主流,然而吸引力电影虽然逐渐被祛魅,却并未消失,而是在电影的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叙事的力量,在叙事电影中作为一个成分来呈现,并以一种先锋电影的姿态存在。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视觉文化的兴起,数字技术特效革命掀起了席卷浪潮,数字技术的惊奇效果再度拓展了吸引力电影,实现了吸引力电影的复魅,“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正在经历一个从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深刻转变,奇观电影正在取代叙事电影成为电影的主导形态。”2
2025年春节档的六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熊出没•重启未来》《蛟龙行动》到2月5日为止已创下了历史纪录的95.10亿的票房,再次证明了吸引力美学在当下电影表达中的复兴。《哪吒之魔童闹海》
1.Tom Gunning, The Cinema of Attraction[s]: Early Film, Its Spectator and the Avant-Garde.ed. Wanda Strauoen. The Cinema of Attractions Reloaded,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2006:384.
2.杨鹏鑫:《当代电影中的奇观取代叙事了吗?——对电影中叙事与奇观关系的再思考》,《南大戏剧论丛》2020年第2期。
全片共有2427个镜头,而特效镜头就多达1948个,其中“洪流大战”是最为震撼的特效镜头,以“智能海浪”的形式呈现了上亿的角色,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唐探1900》的视效则是通过实景与特效的结合来实现的,在人工搭建的“旧金山城”的基础上,再辅助了大量的电脑特效渲染工作,其特效镜头数量也达到了1100多个。《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作为一部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电影,表现了大量的战争、仙法、神兽等宏大奇幻场面,特效镜头数量超过了2000个。《蛟龙行动》除了搭建了多艘潜艇模型,还以1100多个特效镜头还原了深海场景、潜艇作战、海底基地以及肉搏枪战追逐等多个场面。
这些CGI、动作捕捉、实时光线追踪、全息投影、数字建模以及虚拟拍摄等数字技术创造的数字影像,构建了不可思议的奇观画面,它们所营造的虚拟现实重塑了吸引力电影的生命力。可以说数字技术发展所创造的数字化影像赋予了后电影时代电影独特的吸引力。这些数字影像给观众群体带来了极其强烈的视听冲击力的震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观众走入影院,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电影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吸引力电影的头部作品在电影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流浪地球》系列就推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流程的标准化和精细化。该系列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从前期的概念设计、美术设定,到拍摄过程中的道具制作、场景搭建,再到后期的特效合成、音效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工业化运作模式,而且在特效技术、虚拟拍摄和制作流程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电影制作技术的飞跃。
2025年春节档的票房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上映的几部电影在一定意义上都表现出了“吸引力”电影的实践回归。这些作品在叙事电影的基础上,整合数字吸引力,不仅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高度的艺术美感和沉浸式的体验,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让观众体验深度的审美愉悦,从而激发了观众对电影的热情,还以高质量的制作带动了整体票房的增长,成为档期票房的重要支撑,为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方向。
作者简介:
柏愔,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