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京城市美学共生:一场可触摸的“美学散步”即将启幕,开展日邀您共“织”梧桐树
来源:江苏文艺网   2025年11月13日15:28
在南京老城南,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叫“骂驾桥”。民间传说,朱元璋微服出行在此被一老妪骂过,名字一用就是六百年。不远处,“彩霞街”“玉带巷”“胭脂巷”依次排开,名字里藏着整座城的烟火与诗意。

  梧桐叶落时,在南京的巷子里与美学邂逅

  在南京老城南,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叫“骂驾桥”。民间传说,朱元璋微服出行在此被一老妪骂过,名字一用就是六百年。不远处,“彩霞街”“玉带巷”“胭脂巷”依次排开,名字里藏着整座城的烟火与诗意。

  这些看似随意的地名,恰是南京城市美学最生动的注脚——市井与风雅,从来不是对立,而是交融共生。

  南京的美学基因,早已深植于每条街巷的肌理之中。如果你愿意放慢脚步,这座城市处处都是美学课堂。

  一棵树有自己的身世。颐和路的梧桐,是1929年为迎接孙中山奉安大典所植,近百年树龄撑起一条“罗曼蒂克大道”;灵谷寺的桂花,自明代便飘香,每年秋天依旧用香气浸润整座紫金山。这些树木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活着的城市雕塑,以生命的韵律参与着城市空间的塑造。

  一块砖会说话。明城墙砖上刻着的“江宁府”“安庆府”,是跨越六百年的“生产责任制”;老门东墙体里镶嵌的旧瓦当,可能来自某个湮没的清代民居。这些建筑材料超越了实用功能,成为承载历史记忆的容器,在时光的打磨中愈发温润动人。

  连一盏灯都藏着诗韵。秦淮河的画舫灯笼,既映照过朱自清、俞平伯笔下的《桨声灯影》,如今也照亮寻常游客的脸庞。旧时的光影与当下的笑语在水波中达成奇妙的和解——这何尝不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城市策展?

  南京独特的时空叠压美学——六朝烟水与民国风云在此交汇,帝王气象与市井生活相互渗透。它不追求纯粹的庄严,而是在厚重中保留轻盈,在秩序中允许意外。

  在这座城市中理解美,或许不该仅停留于凝视与阅读,更应走入其中,以脚步为引,以感知为媒,在真实的场景中完成与历史的对话、与美学的共鸣。在南京,美学从来不是高悬于殿堂的理论,而是浸润在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实践。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艺术从美术馆的立方体中解放出来,让整座城市变成一个可感知、可体验的生态美术馆。

  秦淮河畔,老船工撑船的动作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行为艺术——竹篙起落间的韵律,与水流声、摇橹声相和,构成了一曲《秦淮景》的立体演绎。

  岸边写生学子的素描不仅是技法的练习,更是与这座古城的视觉对话。画纸上,飞檐翘角的线条带着顾恺之“春蚕吐丝”的笔意,水波荡漾处又可见马远“水图”的遗韵。

  颐和路的民国建筑里,新设的艺术空间与斑驳的砖墙相映成趣。不是简单的“新旧结合”,而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创造性转化。

  建筑本身的肌理成为最珍贵的展品,岁月的痕迹是最动人的笔触。南京的艺术家们深谙:最好的表达,是让艺术自然地生长在生活的土壤里,也让每个人都能在行走与驻足之间,捕捉到这座城市无处不在的美学灵光。

  南京的城市美学,本质上是一种“有序的亲和”。它让谢赫的“六法”在街头巷尾得到当代诠释,让龚贤的“积墨”在城墙砖石间找到共鸣。郭熙的“三远法”不仅存在于古画中,更在紫金山的层峦叠翠间;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在每一个登临中山陵的游人眼中。

  今年深秋,一场特别的展览即将在南京美术馆举行。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展,而是一次城市美学的感知唤醒。由南京市文联指导、南京美术馆主办、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青春》杂志社协办的“美学散步——南京城市美学感知计划”展览,邀请每位市民成为城市美学的发现者与共创者,将走街串巷的城市美学转化为展厅内的体验,再将这种能量反馈到城市肌理中。这种循环正是南京这座城市特有的美学新陈代谢。

  展览信息:

  美学散步——南京城市美学感知计划结项展

  指导单位: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南京美术馆

  协办单位: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青春》杂志社

  展期:2025年11月15日—12月3日

  地点:南京美术馆(秦淮区四条巷12号)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来吧,在梧桐叶飘落的季节,让我们一同漫步南京,在街巷深处、在生活间隙,发现那些始终在场却被忽略的美。这座城市,等待着与你开启新的美学对话。每一次驻足都可能是一次艺术启蒙,每一个转角都可能遇见美的真谛。

  展日特别活动|“共创一棵树”编织艺术工坊

  开展当天,一起用手作参与艺术,用编织共筑一片南京的秋天。

  什么是“共创一棵树”?

  这是一场融合编织与蜡染的创意工坊。在装置艺术设计团队的带领下,你将亲手制作一片独一无二的梧桐叶,成为展厅中持续“生长的”梧桐树艺术装置的一部分。每一片叶,都是这棵树生长的痕迹;每一次参与,都让整场展览持续脉动。

  活动信息

  主讲团队:南艺文产学院研究生团队

  活动时间:2025年11月15日 下午2:00

  活动地点:南京美术馆(四条巷12号)

  报名人数:50人(6周岁以上,12岁以下需1位家长陪同)

  活动流程:

  (1)技法初探,学习编织与蜡染基础

  (2)梧桐叶创作,亲手制作你的叶片

  (3)共同构筑,将作品汇入持续“生长的”梧桐树

  从一片叶到一棵树,从观看者到共创者。

  展览即将开幕,期待你为这场城市美学展,织入属于自己的那片叶子。

  报名方式:请前往“南京美术馆”公众号参与报名

责编:张雯 高仁泉 省文联办公室